在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博會期間,作為配套活動的第四屆中國(武夷)生態食品博覽會11月17日在光澤縣開幕,來自省內外的350多家企業參加,展覽產品超過1000種。在展會現場,除了品嚐、採購以外,不少參展商直接做起了互聯網帶貨直播,人氣火爆。
參展商
我們做純天然的產品,我們也想通過直播這個平台,把這個推薦給更多需要的人。
南平十個縣市都帶來了當地的特色產品和生態美食。
浦城縣農業農村局產業辦 王佳琪
這次我們主推的是浦城大米和系列產品,因為我們浦城是閩北的糧倉,希望通過這次活動 ,讓我們浦城大米的品牌打得更響。
據瞭解,南平的糧食產量佔福建省1/4,肉蛋奶產量佔福建省1/3,全市已培育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500多家、農民合作社超過7000個。
此次展覽較往年相比內容豐富了不少,展示區域分為閩北好食材品鑑區,地攤經濟展示區、友好城市展示區,以及武夷山水、聖農產業專題館,主要宣傳“武夷山水”公用產品,增強區域性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。
“武夷山水”公用品牌展館工作人員
“武夷山水”是南平市的區域公用品牌,主要聚集了我們南平十大縣市的特色產品,藉助這次食博會的機會,提高一下我們“武夷山水”品牌的知名度,也是向大家進行宣傳和推廣。
與會專家表示,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民眾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吃飽,更多地追求安全、健康的食品。推廣閩北生態食品,既要加大科技投入,還要利用好武夷山水的旅遊文化,講好美食背後的故事。
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朱奎
因為整個南平或者閩北,更大範圍來講 ,它在中國歷史,或者是中國文化史上佔有非常獨特的一席,如何通過食品和旅遊、文化融合在一起,我覺得才是很好的策略。